首页
论著随笔
著作
论文
语言学札文
走啊走
课程信息
研究生等
其他资源
微信公众号
教师博客
作品展示
其他栏目
语种
English
施春宏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 男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学位 : 博士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语言科学院
学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
同专业博导
同专业硕导
论文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论著随笔
>>
论文
[41] 施春宏(2014)动词拷贝句的语法化机制及其发展层级
[42] 施春宏(2014)“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
[43] 杨圳、施春宏(2013)汉语准价动词的二语习得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44] 施春宏(2013)再论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
[45] 高晓虹、施春宏(2013)词语构造的多能性和时空性——从“腰封”及其相关词语的形义关系谈起
[46] 薛小芳、施春宏(2013)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47] 施春宏、张瑞朋(2013)论中介语语料库的平衡性问题
[48] 施春宏(2013)句式分析中的构式观及相关理论问题
[49] 施春宏(2013)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
[50] 施春宏(2012)说“件套”的用法和意义
[51] 施春宏(2012)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
[52] 施春宏(2012)词义结构的认知基础及释义原则
[53] 白鸽、施春宏(2012)《现代汉语词典》中作格动词释义情况的考察与思考
[54] 施春宏(2012)从构式压制看语法和修辞的互动关系
[55] 施春宏(2011)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
[56] 施春宏(2011)交际空间与称谓系统的共变关系
[57] 李昱、施春宏(2011)海峡两岸词语互动关系研究
[58] 施春宏(2010)语言学规则和例外、反例与特例
[59] 李艳、施春宏(2010)外来词语义的汉语化机制及深度汉语化问题
[60] 付翠、施春宏(2010)现代汉语规范化依据的定量分析
共 115条 3/6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