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施春宏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在职信息 : 在职
    • 所在单位 : 语言科学院
    • 学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原驰蜡象”和“原驱腊象”(2012)

      
    发布时间 : 2019-03-13   点击数 :

    “原驰蜡象”和“原驱腊象”

     

    北京语言大学  施春宏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以其高扬的立意、恢弘的气势而广为传诵,其手迹也是毛泽东书法的代表,很多重要场所、书籍、网站都有体现。

    然而,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该词的手迹跟一般通行的内容有不太一致的地方。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9月第1版)第6869页刊出的词作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也是一般通行的文字内容。然而其中的“原驰蜡象”在该书封底上的手迹则为“原驅臘象”(简体为:原驱腊象)。这里有两处不同:一是手迹中的“腊象”一般书刊中作“蜡象”;二是手迹中的“(驱)”一般书刊中作“驰”。关于“腊象”变为“蜡象”,是毛泽东接受了诗人臧克家的建议而修改的(见下文的说明),而“驰”和“驱”的差别笔者尚未见到相关说明;而且就笔者的理解而言,手迹中的“驱”似乎与原诗更加贴合。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和思考。

    为此,笔者查找了相关资料,对该词写作和发表的过程有所了解,其中的趣味值得一说。

    目前普遍流行的该词毛泽东手迹是下面这样的形式: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9-11/11/content_ 1461559.htm)、新华网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专栏(http://news.xinhuanet.com/book/ 2003-12/04/content_1213667.htm)、天下韶山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诗词栏(http://www.ssmzd.com/mzdyjsjk/maozedongshici/32077.html)中的手迹,均是如此。显然,相关内容正是“原驅臘象”,其中的“”和“”都为当时通行的繁体形式。

    然而,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将该词书写过几次(留存的手迹有八件)。这里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该词的发表和流传过程。

    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写成于19362月,当时并未发表。1945828日,为了参加国共谈判,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9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前去看望挚友柳亚子。柳亚子当时正在编《民国诗选》,拟收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便请毛泽东校正一下,并向毛泽东索诗。10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并附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柳亚子对该词十分推崇,并作了和词一首《沁园春》。下面的手迹是毛泽东在重庆期间于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便笺上题写的原稿的复制件:


    此件手迹跟一般手迹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完整地使用了标点符号。另外,“”也是繁体形式“”,而“”的左边是繁体的“”,右边是“区”,这应该是手写的简笔变体形式。

    10月下旬,柳亚子将毛泽东的赠词与自己的和词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柳诗尹(瘦石)画联展”上一同展出。11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谭》根据传抄稿将《沁园春·雪》以《毛词·沁园春》为题刊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尽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共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山河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欠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于辗转传抄,其中文字颇多变动,所变之处往往在境界上逊色不少。是年1228日重庆《大公报》将毛泽东原词与柳亚子的和词一并发表,引起轰动。毛泽东《沁园春·雪》自此不胫而走,在全国各地广为传诵。

    解放后,19511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作者书赠柳亚子的墨迹制版刊出(参见《毛泽东诗词集》6970页编者说明)。下面是当天报纸的复印件:


    这份手迹同时附有铅字排印稿,其中的为“”,为“”。

    上面两份复印件的运笔态势颇为相近,但字体构架和局部用笔并不完全相同,应该看作是不同时间的手迹。然常有人将前一手迹当作书赠柳亚子的作品,当不确切。而且从落款内容和方式上看,也是如此。

    毛泽东的这首词后来又发表于《诗刊》1957125日的创刊号,这是首次正式发表。该刊同时还发表了毛泽东的其他17首诗词和写给该刊主编臧克家的《关于诗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

    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

    信中,毛泽东说到“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后来对“原驰腊象”中的“腊”确实有改动,但不是此次发表之时。据当时《诗刊》主编臧克家的回忆,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1957114日,毛泽东召见了《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水拍和臧克家。谈话间,毛泽东对臧克家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 臧克家便向毛泽东请教《沁园春·雪》中“原驰腊象”的“腊”是否以作“蜡”字更好讲,这样可与“银蛇”更相宜。毛泽东说:“好,你就替我改过来吧!”只是在《诗刊》创刊号出版时,由于负责校对工作的人员的疏忽,“腊”字并没有被改正过来。直到1957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才在全国首先正式将“腊”字改作“蜡”。

    此后编选的毛泽东诗词集,皆为“原驰蜡象”,而且一般都注明哪些词经过了毛泽东的校订。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在内封背面印有这样一段话:“本书收入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以前发表过的二十七首,这次出版时经作者作了校订。另外十首是没有发表过的。”上引《毛泽东诗词集》的“出版说明”中也有相关说明。

    但对为什么“驱”变成“驰”,笔者尚未见到任何说明。就目前见到的毛泽东手迹,均为“驱”,虽然字体繁简、写法调整有所不同。是毛泽东抄录给《诗刊》时的手误还是有意为之,抑或是《诗刊》编者的手误还是有意为之(按: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不得而知。

    就笔者的理解而言,似乎“原驱蜡象”要比“原驰蜡象”更贴合诗意和诗情。作者面对茫茫雪原,冰封雪飘,生发出无限豪情和遐思。其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以与“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静态刻画相对照。“山”和“原”皆为静态之物,但作者赋之以动态的神韵,写出了白雪苍茫中的山形起伏和高原绵延。然而,意象中的“山”和“原”实际上呈现出不同的动态,或奔放或腾挪,相互比照。就“山”而言,像一条条细长的“银蛇”,“舞”出曲折之形;就“原”而言,像一群群厚实的“蜡象”,“驱”出宏阔之态。我们既可以将“山舞银蛇,原驱蜡象”理解成山之势像舞动的银蛇,原之景像驱奔的蜡象;也可以将它理解为山在舞动这银蛇,原在驱动这蜡象。显然,就这种意象的构造而言,“原驱蜡象”要比“原驰蜡象”更合乎眼前之景,心中之情,诗中之意。“驰”和“驱”都是动态,但前者凸显的是狂野、奔腾、跃动,后者凸显的是挪移、绵延、雷动。显然,“舞”和“驱”相对要比“舞”和“驰”相对,要更能勾画出动中有静、张弛结合的山川雪原。若用“驰”,则相契合的应该是骏马,而不是蜡象了。

    如果笔者所见和所论属实的话,将“原驰蜡象”还原成“原驱蜡象”,似乎更为合理。而且这样的使用也跟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手迹相一致,也许更能体现该词的本意。

    最后想随便提及的是,在笔者阅读现当代作品和资料时,经常发现相同内容在不同材料中文字上的出入有时比较大,有的还牵涉到重要的历史文献。就此而言,恐怕需要建立一门 “当代文献学”,来规划和处理相关问题。上面就“原驰蜡象”和“原驱腊象”之间关系的说明,正是有此背景。

    (说明:本文关于史实部分的说明采自很多相关研究资料和回忆录,未能一一标注,谨此致谢。)

     

                                       2012222日最后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