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施春宏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 : 博士
    • 在职信息 : 在职
    • 所在单位 : 语言科学院
    • 学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2021)课程作业及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 2021-03-28   点击数 :

    《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课程作业

     

    2021学年春季学期

     

    一、作业内容和要求(包括两部分:80%20%

     

    (一)大综述:选其一80%

     

    综述文献的范围:20112020年间的论著(欢迎同时兼论外文论著)

    1关于语法(现代汉语和/或古代汉语)本体研究的综述。

    2.关于词汇(现代汉语和/或古代汉语)本体研究的综述。

    3.关于语音、音系本体研究的综述。

    4.关于汉字本体研究的综述。

    5.关于修辞研究的综述。

    6.关于语法教学研究的综述。

    7.关于词汇教学研究的综述。

    8.关于语音教学研究的综述。

    9.关于汉字教学研究的综述。

    10.关于语法习得研究的综述。

    11.关于词汇习得研究的综述。

    12.关于语音习得研究的综述。

    13.关于汉字习得研究的综述。

    14.关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综述。

    ☆注意:(1)论著,既包括论文,也包括著作。根据往年作业情况,很多同学只关注到中国知网上的论文,这显然是不够。(2)“大综述”的基本目标是:整理学术思想,追踪学界动态,探索发展空间。

     

    要求:[凡不按要求而自行其是者,必然严重影响作业成绩。]

    1)必须在上述诸项中选其一,不得缩小范围或重新自定研究范围(特别提请注意的是:不要写成某个语言

       项目的专题研究),但可以扩大范围;所综述的文献不得少于50篇(其中著作不得少于5)。凡不按

       此要求者,皆不合格,成绩50分以下。请在“参考文献”中以“[1] [2] [3]……”的形式将所引文献连

       续标序,以便授课教师计数。

    2)请主要从重要成果、基本观念和主要方法上加以评析,尤其要注重原创性内容的分析。分析时要放在当

       代语言学研究的景下,而且评述时不局限于所评之文献。

    3)可以就论著中的不足或你的不同认识展开讨论,要有论证过程。

    4)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可以参考已有的认识,但不能移用别人的结论。

    5)体例规范:严格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http://www.yyjx.chinajournal.net.cn)的行文格式(包

       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请到该杂志投稿系统自行下载参阅)。文章标题3

       ;正文5号字,1.25倍行距。力求美观爽而不花哨。注意:不要用北京语言大学学位论文(或

       报告)的形式来排版。

    6)请在文章题目下注明姓名、学号、在读学位(即博士生或硕士生)、电邮、电话、专业及方向、导师姓

       名,外国学生同时注明国籍。不要有缺项。由于做作业的学生和年级较多,邮件的主题栏请注明“姓名

       -文章名”。

    7)字数不限,以论述充分为原则。

    8)注意:交作业前多读两遍,减少病句和错别字。

     

    (二)请为本门课程的讲课内容写个介绍性提要和学习心得(欢迎同时做出评议,尤其是批评建

        议),800字以上。20%

     

    二、递交形式和期限

     

    (一)只接受Word文档的电子稿(请将两部分作业放在一个文档里),请发送至授课教师的电子信箱:

               shichunhongblcu@163.com。电子稿请一定要用自己的常用信箱以附件形式发送,以备联

        系。

    (二)M  Deadline20218312400。此后概不接受(!!!),也请勿再递交,免得双

         方痛苦。[历史经验:因时间充裕,最好提前一两周完成;否则很有可能因某种不可预期的原

         因而被迫延时。一旦延时(哪怕几分钟)而不被接受,请勿怪罪授课教师的不通人情,只当 

         一次人生体验好了。切切。]

         

    只有认真完成,才能慰藉心灵

      赶快写吧,不写怎么知道你的伟大?!


    《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参考文献

          

    2021学年春季学期

        

    第一讲参考文献

    [打☆者请大家尽可能提前阅读]

            


             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德宏(2004《科学思想史》第二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施春宏(2009论感和论感培养——兼论语感和论感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施春宏(2010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汉语学报》第2期。

    施春宏(2010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施春宏(2015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假设和假说,《语言研究集刊》第14辑,上海辞书出版社。

    施春宏(2015)语言学假说的论证和语言学批评,《语言研究集刊》第15辑。

    施春宏(2017)语言学描写和解释的内涵、原则和路径,《语言研究集刊》第19辑,上海辞书出版社。

    施春宏(2018)《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春宏(2019)句式意义分析的观念、路径和原则——以“把”字句为例,《汉语学报》第1期。

    郑毓信(2013)《科学哲学十讲:大师的智慧与启迪》,南京:译林出版社。

    周德红、吴以义、 陈敬全(2014)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何以是一次科学革命,《科学》第5期。

    ☆朱晓农(2008)《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庄子·内篇·养生主》。

    BrockmanJohn[约翰·布罗克曼]1995)《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吕芳译,海口:海南出

      版社,2003年。

    BuskesChris[克里斯·布斯克斯]2006)《进化思维:达尔文对我们世界观的影响》,徐纪贵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

    ChalmersAlan Francis[艾伦·查尔默斯](1999)《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鲁旭东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年。

    Chomsky2002On Nature and Language,edited by Adriana Belletti and Luigi Rizzi.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吴凯琳译《论自然与语言:杭士基语言学讲演录》,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

    Coase,Ronald[罗纳德•科斯]2011)《财经》年会上的发言,20111215日。凤凰网财经20111215

      日,http://finance.ifeng.com/news/

    CsikszentmihalyiMihaly[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90)《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张定绮译,中信

      出版社,2017年。

    CsikszentmihalyiMihaly[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1996)《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黄珏苹译,

      浙江人民出社,2015年。

    LaudanLarry[拉瑞·劳丹]1977)《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MayrErnst[恩斯特·迈尔]1982)《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涂长晟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RothmanStephen[斯蒂芬·罗斯曼]2002)《还原论的局限:来自活细胞的训诫》,李创同,王策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Saporta, Sol & Noam Chomsky1978An interview with Noam Chomsky. Linguistic Analysis 4: 301–319.

           

               

    第二讲参考文献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陈保亚(2015)《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经民(1993)《现代语言学方法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端(2003)物理学现况的一些辩证思考,《科学》第5期。

    冯胜利(2016)《汉语韵律语法答问》,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桂诗春、宁春岩(1997)《语言学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贺天平、宋文婷(2016)“数-数据-大数据”的历史沿革,《自然辩证法研究》第6期。

      金(Stephen W. Hawking)(1988)《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42-43页,许明贤、吴忠超译,

      长沙:湖南科技术出版社,1996年。

    ☆金立鑫(2007)《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黎锦熙(1933)《比较文法》,北平著者书店;1958年科学出版社重版;1973年中华书局校订本;1986

      中华书局整理版。

    梁茂成(2010)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中国外语》第4期。

    梁茂成(2012)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渊源、分歧及前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刘福森(2009)哲学不是什么?——一种哲学观,《理论探讨》第5期。

    ☆陆俭明(201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1977)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试刊第2期;重刊于《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2期。

      真(200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2013)《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春燕、周涛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沈家煊(2008)“逻辑先后”和“历史先后”,《外国语》第5期。

    施春宏(2010)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虚与实——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读后,《语文研究》第

      3期。

    ☆施春宏(2010)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施春宏(2015)从泰式华文的用词特征看华文社区词问题,《语文研究》第2期。

    ☆施春宏(2016)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径,《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2016)构式的观念:逻辑结构和理论张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施春宏(2017)构式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汉语学报》第1期。

    施春宏、李晋霞(2014)当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态势及相关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第4期。

    孙德金(2010)教育叙事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师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名师访谈录>编后,

      《世界汉语教学》3期。

    涂子沛(2013)《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远新(2006)《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吴家睿(2002)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生命科学,《科学》第5期。

    伍铁平(1994)《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论语言与语言学的重要性》93-106页,北京:北京语言

      学院出版社。

    于根元(2008)《应用语言学教程》,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于根元(2009)积极建设普通话,《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袁毓林(2001)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汉语学习》第3期。

    袁正光(2006)当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文明的发

      动机——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2010)《语法分析讲稿》,袁毓林整理注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晓农(2008)《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Edward M. Anthony[爱德华·安东尼](1963)Approach, Method and Techniqu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7263-67. 施春宏、马文津译《理论·方法·手段——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三个基本

      概念》,《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

    GoldbergAdele E.[阿黛尔·葛德伯格](2013)Constructionist Approaches. In Thomas Hoffmann 

      & Graeme Trousdale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153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马文津、施春宏译《构式主义研究路径》,《国际汉语学报》2016年第1期。

    GreenbergJoseph. H.1973)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傅怀存译,伍铁平校,《国外语言学》1983

      年第2期。

    MarcusSolomon1974)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科学。易敏译,伍铁平校,《福建外语》1988年第1-2

      合刊。

    SapirEdward1929)作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学的地位。马毅、龚群虎、范俊军译,伍铁平校,《福建

      外语》19933-4期合刊。

          

    【附录:三首现代诗】

     

    1顾城《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2.韩东《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下面的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3.谢克强《塔尔寺的钟声》

     

    谁敲响的钟声

    一波一波  由近而远

    响在时间之外

     

    这天外的来音呵

    让远来的风虔诚地舞动

    也让树的思想战栗

     

    只有我  站在十字路口

    不知所措

     

            

    第三讲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陈 平(1987)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冯胜利(2018)《汉语语体语法概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顾 阳(1999)双宾语结构,徐烈炯主编《共性和个性》,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郭丽君主编(2005)《语言预测词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胡敕瑞(2005)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中国语文》第3期。

            林书武编译(1997)注意语言事实的描写——<语言>杂志征求语言描写报告,《国外语言学》第3期。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1983)怎样学习语法,《吕叔湘语文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83)现代汉语的双宾语构造,《语言学论丛》第10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2004语法研究的目标——预测还是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沈家煊(2004)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30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2021)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中国语文》第1期。

            施春宏(2002)《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施春宏(2004)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中国语文》第6期。

            施春宏(2005)《语言在交际中规范》,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施春宏(2010)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施春宏(2010)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汉语学报》第4期。

            施春宏(2012)从构式压制看语法和修辞的互动关系,《当代修辞学》第1期。

            施春宏(2014)动词拷贝句的语法化机制及其发展层级,《国际汉语学报》第1辑。

            施春宏(2015)语言学假说的论证和语言学批评,《语言研究集刊》第15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施春宏(2015)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假设和假说,《语言研究集刊》第14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施春宏(2016)构式的观念:逻辑结构和理论张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施春宏(2016)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径,《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2017)语言学描写和解释的内涵、原则和路径,《语言研究集刊》第19辑,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

            施春宏(2018)《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春宏(2019句式意义分析的观念、路径和原则——以“把”字句为例,《汉语学报》第1期。

            施春宏(2019)语体何以作为语法,《当代修辞学》第6期。

            石毓智、李 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第二章“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

            徐阳春、陶镜玉、刘超宇2021)“数+量+(的)+名”结构中“的”字隐现再考察,《语言教学与

        研究》第3期。

            袁毓林(2001)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汉语学习》第3期。

            赵元任1968《中国话的文法》,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周洪波(1996)《新词语的预测》,《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Larson, Richard(1988)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 335-391.

            Larson, Richard(1990)Double objects revisited: Reply to Jackendoff. Linguistic Inquiry 21: 589-632.

            Radford, Andrew1997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华北平原

    天岚

    诗人天岚的博客20131111

     

                                         这么多年,我把话都说给了华北平原

                                         只有它懂,只有它足够宽大,有耐心去听

                                         这么多年,我在它腹地穿行

                                         我爱上它的麦田、村庄、树林和墓场

                                         爱恋催我加速苍老了一生

                                         这么多年,这块宽大的土地就是我的草纸

                                         没有完整的步子,没有完整的唱词

                                         人生的涂鸦就此蔓延,不可收拾

                                         这么多年,浪子有浪子的命,他已铁石心肠

                                         只是为何今天,他一路收不住泪水

                                         车外的小麦,刚刚吐芽就披上了冬霜

                                         这么多年,我在奔走中筹措银两

                                         我用骨节磕碎了祖传的瓷器

                                         如果亡羊补牢已是再错,我只求承担全责

           

       

    【第二部分】

    陈建民(1990)《非主谓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胜利、施春宏2021)韵律语法学的构建历程、理论架构与学理意义,《语言科学》第1期。

    陆俭明(200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201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钱钟书(1986)《管锥编》第2版第171页,北京:中华书局。

    ☆沈家煊(2000)句式与配价,《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2003)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施春宏(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相关的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施春宏(2010)动词拷贝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施春宏(2012)词义结构的认知基础及释义原则,《中国语文》第2期。

    施春宏(2012)从构式压制看语法和修辞的互动关系,《当代修辞学》第1期。

    ☆施春宏(2014)“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2015)构式压制现象分析的语言学价值,《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2016)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径,《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2017)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结构异同及相关词法化、词汇化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施春宏(2017)修辞构式的增殖效应及相关问题——以变零构式为例,《当代修辞学》第3期。

    施春宏(2018)《形式和意义互动的句式系统研究——互动构式语法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春宏(2019)句式意义分析的观念、路径和原则——以“把”字句为例,《汉语学报》第1期。

    施春宏(2019)语体何以作为语法,《当代修辞学》第6期。

    宋文辉(2007)《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夏基松(2006)《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后记”。

    袁毓林(2004)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

      响,《语言研究》第4期。

    ☆袁毓林(2004)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中国

      语文》第3期。

    ☆张 黎(2015)汉语的隐性意愿结构及其句法影响——以动结式及其相关句法现象为例,《语言教学

      与研究》第5期。

    张 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晓农(2008)《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竹 林(2009)最后的思想光辉——萧乾老人临终前关于新世纪文化的拷问,《博览群书》第3期。引

      萧乾未刊文章《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

    Goldberg, Adele. E.1995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Illino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berg, Adele E.2006Constructions at Work: 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吴海波译《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JohnsonMark1987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ndner, Susan J.(1981)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UP and OUT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Tai, James H-Y.1989Verb-copying in Chines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typicality conditions in inter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89 LSA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 C.

    Tai, James H-Y.1999Verb-Copying in Chinese Revisited. 载殷允美、杨懿丽、詹惠珍编辑《中国境内语言暨

      语言学第五辑:语言中的互动》,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97119页。

    TalmyLeonard2000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并列式合成词:

    模范、模型、范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玄应曰:以土曰型,以金曰镕,以木曰模,以

      竹曰笵。一物材别也。”

    镂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器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此析言之,统言则刻

      亦镂也。”

    饥馑:《尔雅·释天》:榖不孰为饑,蔬不孰为馑。(两个:饑荒、饥饿)

         

    “把”字句:

    ☆吕叔湘(19481984)“把”字用法的研究,《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1985)“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研究生论文选集·语言文字分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薛凤生(1989“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结构意义——真的表示处置被动?沈家煊译,收入

      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和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张旺熹(1991)“把”字结构的语义及其语用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崔希亮(1995)“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沈 阳(1997)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张伯江(2000)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语言研究》第1期。

    张旺熹(2001“把”字句的位移图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试论“把”字句的主观性,《中国语文》第5期。

     2003)“把”字句的语义构造和论元结构,《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叶向阳2004)“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胡文泽(2005)也谈“把”字句的语法意义,《语言研究》第2期。

    施春宏(2006)“把”字句的派生过程及其相关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春宏(2010)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席留生(2014)《“把”字句的认知语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春宏(2015)边缘“把”字句的语义理解和构造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施春宏(2019)句式意义分析的观念、路径和原则——以“把”字句为例,《汉语学报》第1期。

    LiY.-H. Audrey2009The ba construction. In C.-T. James HuangY.-H. Audrey Li and Yafei Li2009

      The Syntax of Chines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53196.

           

    诗歌中的“有句无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苦吟诗人贾岛(779843)《题李凝幽居》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828903,晚唐诗人《己亥岁》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和董传留别》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雪梅》

         

          

    【第三部分】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数量词的作用,《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2004)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第3期。

            ☆施春宏(2003)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语文研究》第4期。

    施春宏(2005)《语言在交际中规范》,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第七章“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现象

      考察”,比施春宏(2001)更全面深入。)

            施春宏(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相关的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

            施春宏(2010)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汉语学报》第4期。

    施春宏(2014)“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当代修辞学》第2期。

    施春宏(2017)描写和解释的内涵、原则与路径,《语言研究集刊》第19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苏 婧、冯胜利(2020)上古汉语旁格述宾式的语法属性与分析,《语言科学》第2期。

            苏 力(2017)从历史到理论——方法论的反思和说明,《读书》第10期。

            夏基松(2006)《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袁毓林(2004)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

      影响,《语言研究》第4期。

    ☆袁毓林(2019)为什么要给语言建造一座宫殿?——从符号系统的转喻本质看语言学的过度附魅,《语言

      战略研究》第4期。

    Feng, Shengli. 2015. Light-verb syntax between English and classical Chinese. In Yen-hui Audrey Li, Andrew 

      Simpson &W-T. Dylan TsaiedsChinese Syntax in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229-25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1995)第五章。

     

    动结式的论元结构

    黄锦章(1993)行为类可能式VR谓语句的逻辑句式与表层句法现象,《语文研究》第2期。

    郭 锐(1995)述结式的配价结构和成分的整合,载沈阳、郑定欧主编(1995)《现代汉语配价语法

      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红旗(1995)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载沈阳、郑定欧主编(1995)《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

      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2001)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

    ☆郭 锐(2002)述结式的论元结构,载徐烈炯、邵敬敏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浙江

      教育出版社。

    ☆施春宏(2005)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其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施春宏(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相关的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施春宏(2008)《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施春宏(2010)动词拷贝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施春宏(2013)再论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施春宏(2015)动结式在相关句式群中不对称分布的多重界面互动机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动结式带宾语

    ☆陆俭明(1990)“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李小荣(1994)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汉语学习》第1

    真、陆俭明(1997)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汉语学习》第146期。

    李 讷、石毓智(1997)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国外语言学》第3期。

    陆俭明(2001)“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对读者意见的回复,《汉语学习》第6期。

    施春宏(2005)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其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施春宏(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相关的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刘培玉、欧阳柏霖(2010)《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质疑,《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第5期。

    刘培玉、刘人宁(2011)复动“V得”句的构造及相关问题,《汉语学习》第3期。

    刘培玉(2012)动结式重动句构造的制约机制及相关问题,《汉语学报》第1期。

    施春宏(2013)再论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施春宏(2015)动结式在相关句式群中不对称分布的多重界面互动机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