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施春宏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在职信息 : 在职
    • 所在单位 : 语言科学院
    • 学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商”的前世、今生和来世(2011)

      
    发布时间 : 2019-07-03   点击数 :

    “×商”的前世、今生和来世

     

    北京语言大学  安青阳

     (《语言文字报》20111221日第2版)

     

     

    “智商(IQ)”是个熟词,由“智力商数”简缩而来,指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为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可以通过测试计算出来。

    “情商(EQ)”是个半熟半生的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解释为“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一般可以理解为人调控情绪、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但这个“商”很难量化,只能定性地了解。

    就构词来说,从“智商”到“情商”,是一个重要的跨越,它模糊了“商”的某些要素,但却提供了一个语义框架,形成了一个构词模式。从隐喻的角度看,构词模式就是模具,可用于生产系列新词。具体到“情商”的生产过程,它也许是三股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是分两步走,先在“智商”前加一个限定语“情感”,构造出“情感智商”,再简缩成“情商”;二也是分两步走,由模仿“智力商数”构成“情感商数”,再减缩而来;三是一步到位,直接模仿“智商”而来。很多仿词效应在初始阶段都受这种合力作用,到后来,便可能两步并作一步走了。

    “情商”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商”族词,如健商、心商、性商、志商、悟商(或灵商)、德商、逆商、财商等。但总体而言,这些“商”族词在一般社会交际中影响似乎并不大,常在小众范围内偶尔用之,在社会生活中不够突显。然而,今年随着超级光棍节(20111111日)的到来,出现了一个“商”族新词“恋商”,很热了一阵子。

    根据一般理解,“恋商”,即恋爱商数,是一个人与异性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尽管长相、年龄、学历、财富等都会影响恋爱成功与否,但恋商被认为是决定一个人恋爱成功与否的关键。《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三成单身人士有较多负面情绪,如不太乐观、自信,在择偶过程中表现被动等。201111月中旬一则消息引人关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田范江说中国人普遍缺“恋商”,择偶要求全球最高。原因就是,他们不明白别人的需求以及自己的需求,缺乏爱的能力。田范江说:“西方重视的大多是两人之间的爱,其他的并不重要。而我国却要面面俱到。想要门当户对的理性,也想要一见钟情的浪漫。”怎么办?专家说,要从“恋商”上下手,接受心理美容,树立积极、阳光、自信的择偶心态,增强对异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当然,恋爱是个美妙而严肃的话题,不是一个“恋商”所能决定的。词语的使用常常只是一种经验的凸显,并不代表所有的经验。不理解这点,就容易形成语言拜物教。

    有了这样的构词波澜以后,便形成了构词态势,“×商”势力更强大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官商、公务员商、教商、学商、足球商、马屁精商之类都是可以出现的,而且可以成为大众语言狂欢的一部分。每个职业、准职业、类职业、伪职业及各种身份都有某种“商”,都需要某种“商”,于是理论上都可以出现“×商”,这便是词群效应或词族效应的表现。当然,这只是语言交际的可能性问题,至于这些词是否化为现实,是否能在语言市场上使用,还需要特别力量的推动。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