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iki9pOKS5ZSeV5rNAt5GbZVkKmoImwzvCj9QwtkmjjCKNb16cYLokBYN0Q
  • 其他栏目

    施春宏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博士
    • 在职信息:在职
    • 所在单位: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语言科学研究院)
    • 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课程信息
    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2025)课程作业及阅读文献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13

      博客标题: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2025)课程作业及阅读文献

      内容:


      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课程作业

      2025年春学期)

       

      一、作业内容和要求(包括两部分:80%20%

       

      (一)大综述:选80%

       

      综述文献的范围:20152024年间论著(欢迎同时兼论外文论著)

      1关于语法(现代汉语和/或古代汉语)本体研究的综述。

      2关于词汇(现代汉语和/或古代汉语)本体研究的综述。

      3关于语音、音系本体研究的综述。

      4关于汉字本体研究的综述。

      5关于修辞研究的综述。

      6关于语法教学研究的综述。

      7关于词汇教学研究的综述。

      8关于语音教学研究的综述。

      9关于汉字教学研究的综述。

      10关于语法习得研究的综述。

      11关于词汇习得研究的综述。

      12关于语音习得研究的综述。

      13关于汉字习得研究的综述。

      14关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综述。

      ☆注意:(1)论著,既包括论文,也包括著作。根据往年作业情况,很多同学只关注到中国知网上的论文,这显然是不够。(2“大综述”基本目标是:整理学术思想,追踪学界动态,探索发展空间。(3)标题自拟。

       

      要求:[凡不按要求而自行其是者,必然严重影响作业成绩。]

      1)必须在上述项中选其一,不得缩小范围或重新自定研究范围特别提请注意的是:本课是综合性课程,故不要写成某个语言项目的专题研究),但可以扩大范围如文献时间范围可以更广);所综述的文献来自20152024年间的文献不得少于50/(其中著作不得少于5同时可引入其他相关文献,且参考文献中所列文献都要见于正文引用。凡不按此要求者,皆不合格,成绩在50分以下。请在“参考文献”中以“[1] [2] [3]……”的形式将所引文献连续标序,以便授课教师计数。

      2)请主要从重要成果、基本观念和主要方法上加以评析,尤其要注重原创性内容的分析。分析时要放在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下,而且评述时不局限于所评之文献。

      3)可以就论著中的不足或你的不同认识展开讨论,要有论证过程。

      4)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可以参考已有的认识,但不能移用别人的结论。

      5)体例规范:严格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http://www.yyjx.chinajournal.net.cn)的行文格式(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请到该杂志官网的“下载中心”自行下载《语言教学与研究》来稿须知参阅)。文章标题3号字;正文5号字,1.15倍行距。力求美观清爽而不花哨。注意:不要用北京语言大学学位论文(或开题报告)的形式来排版。

      6)请在文章题目下注明姓名、学号、在读学位(即博士生或硕士生)、电邮、电话、专业及方向、导师姓名,外国学生同时注明国籍。不要有缺项。由于做作业的学生和年级较多,邮件的主题栏请注明“姓名-文章名”。

      7)字数不限,以论述充分为原则。

      8)注意:交作业前多读两遍,减少病句和错别字。

       

      (二)请为本门课程的讲课内容写个介绍性提要和学习心得(欢迎同时做出评议,尤其是批评建议),800字以上。20%

       

      二、递交形式和期限

       

      (一)只接受Word文档的电子稿(请将两部分作业放在一个文档里不要分成两个文件),请发送至授课教师的电子信箱:shichunhongblcu@163.com。电子稿请一定要用自己的常用信箱以附件形式发送,以备联系。

      (二)M  Deadline20258312400。此后概不接受(!!!),也请勿再递交,免得双方痛苦。[历史经验:因时间充裕,最好提前一两周完成;否则很有可能因某种不可预期的原因而被迫延时。一旦延时(哪怕几分钟)而不被接受,请勿怪罪授课教师的不通人情,只当一次人生体验好了。切切。]

       

       

      只有认真完成,才能慰藉心灵。

      赶快写吧,不写怎么知道你的伟大?!

       

       

       

      《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阅读文献

      2025年春学期)

       

      Ø1讲“导言:走在学术的大道上”附文:

      施春宏(2022)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3期。

      冯志伟等(2024“辛顿·乔姆斯基·语言学发展”多人谈,《语言战略研究》第6期。

       


      Ø2讲“语言学及其观念和方法”附文:

      施春宏(2021)网络语言的价值与规范,《语言规范理论探索》第六章,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施春宏(2016)构式的观念:逻辑结构和理论张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施春宏(2016)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径,《当代修辞学》第2期。

       

       

      Ø3“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附文:

      施春宏(2010)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汉语学报》第4期。

      《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2年第5期“何谓语言学事实”讨论发言。

       

       

      Ø4讲“语言学假设和假说”附文:

      施春宏(2015)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假设和假说,《语言研究集刊》第14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袁毓林(1993)自然语言理解的语言学假设《中国社会科学》第1

      杨舟、施春宏(2025)两种构式分析路径的对话——词语构式之间形义关系的识解谈起,《当代修辞学》第2期。

       

       

      Ø5讲“语言学论证和批评”附文:

      施春宏(2015)语言学假说的论证和语言学批评,《语言研究集刊》第15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施春宏(2004)汉语句式的标记度及基本语序问题,《汉语学习》第2期。

      金立鑫(2022)“名包动”理论的逻辑问题,《外国语》第1期。



      Ø6“语言学描写和解释”附文:

      施春宏(2017)语言学描写和解释的内涵、原则和路径,《语言研究集刊》第19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施春宏(2015)边缘“把”字句的语义理解和句法构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袁毓林(2025)描写还是解释:由ChatGPT反思语言学的两种目标,《语言战略研究》第1期。

       

       

      Ø7“语言学规则和例外、反例、特例”附文:

      施春宏(2010)语言学规则和例外、反例与特例,载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编《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第六届对外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施春宏(2015)动结式在相关句式群中不对称分布的多重界面互动机制,《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Ø8“从论感认知走向理论建构”附文:

      施春宏、袁毓林(2024)从论感走向理论建构,《汉语学报》第1期。

      邓云华、石毓智(2007)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

      陆俭明(2008)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期。

      施春宏、刘科拉(2025)凝望构式:构式概念的多维理解及其学理意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施春宏、蔡淑美(2022)构式语法研究的理论问题论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

       

       

      Ø9“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附文:

      施春宏(2010)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施春宏(2015)构式压制现象分析的语言学价值,《当代修辞学》第2期。

      宋作艳(2016)功用义对名词词义与构词的影响——兼论功用义的语言价值与语言学价值,《中国语文》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