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施春宏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在职信息 : 在职
    • 所在单位 : 语言科学院
    • 学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出位”之“搏”(2011)

      
    发布时间 : 2019-03-13   点击数 :

    “出位”之“搏”

     

    施春宏

    (《语言文字报》201161日第2版。刊登时有删节)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个试图越来越彰显个性,越来越凸显超群之处的时代。“出位”一词的现实理解和使用就是这一时代气息的鲜明反映。

    “出位”是个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词语。就字面而言,“出位”指的是从某个位置上出来,越出某个位置。这个词已经有些历史了,首先是跟“位”有关。《说文解字》中说“列中庭之左右曰位”,指的是群臣在朝廷上所处的位列。如《孟子·离娄下》中说:“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位阶不同,不可逾越。这实际上已经蕴涵了这样的意思:如果出位、越位,都是不适当的,甚至是禁止的。由此可见,初始的语义结构及其语用条件对后来的语义发展方向和方式有所影响。

    从官员所立之位到一般所处的位置,是个很自然的引申。这种比较实的用法一直延续到清代。如清代小说《说唐全传》有这样的句子:“咬金见狄仁杰气概不凡,连忙出位逊坐。” 而交际生活中的“位”,有实有虚,词义由实而虚地引申同样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位”所涉及的范围、领域一调整,就可以推演开去。这样,“位”就很容易从官位引申到职位、地位、名分,乃至一般所处的某种情况、某个范围。《论语·宪问》中孔老先生要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弟子曾参接着老师的话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思都不出位了,就更别说行了。这应该是“出……位”的比较早的用法,虽然两个字还没有黏在一块。这一“不出位”的要求,一直延续了下来。只有“别其等,正其位”,才能“各就各位”,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历史上凡“出位”之用,除了指出列、离位外,大多引申用于“思不出位、无出位之思”和“出位妄言、嫌其出位”之类,对出位的表现基本持否定态度,所做的工作大多是“绝出位之渐”(《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一》)。但现实未必都能如此,未必都会如此,未必都必然如此,于是就有了“出位”之思之行之态。但凡用“不”来标记禁止的,实际上都是存在着非“不”的情况。而且,做不该做的事,固然出位;做该做的事,也完全可能出位。如武则天的孙子、大唐宰相武元衡在上朝路上被刺杀,白居易上书请求查案,结果“权贵有嫌其出位”,以致被贬江州司马。这是别人认为他出位了。又如苏轼是个好进言的人,在一份奏议的最后说到:“臣受恩至深,不敢不尽,出位妄言,罪当万死。”这是自己觉得出位了(虽然只是字面上的)。可见,“出位”是多么不易、不妥、不被允许和接受。

    然而,某个“位”被人占长了守久了,也就容易逐渐地带上程式化、保守、框框等的社会附加属性,于是,既有之“位”便可能固定着人们的思想、生活、言行。于是,要想变,就得“出”传统与现状之“位”。这时“出位”的色彩就渐渐发生倾斜了。贴近生活的词语是容易沾染现实的气味的。可不,这些年,时风大变,“出位”大多似乎成了一种主动的追求,既追求出位之思,更展示出位之态。

    其实,凡“出”者,都有特殊之处。为了“出风头”,做“出头鸟”,有“出头之日”,使自己的言行更加“出彩、出色、出众、出名”,各种“出偏、出奇、出线、出界、出境”乃至“出轨、出格、出丑、出洋相”的手段都可以“出笼、出炉”,只有这样才能够“出其不意、出人意料、出类拔萃、出人头地”,进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终于在主观上或客观上成功“出位”了。可见,“出位”实际上是“出~”族词中带有新色彩的旧词。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出”,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出新”。而新与奇、异、怪等常常联系在一些的,因此出新的目的也就是试图“出奇制胜”。上面这些词语在语义结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具体表现的侧面有差异。语言会利用不同的词语或调整既有词语的语义成分或色彩来表达不同的交际视角和交际重点的。这是个越来越追求出位的社会了。只要反常态,翻规矩,颠传统,惊人心,都在出位之列。韩寒、郭敬明出位了,余秋雨、于丹也出位了;西单女孩出位了,芙蓉姐姐也出位了;范跑跑出位了,甚至连洗澡女干露露也都出位了。只要让人有种“反”了的感觉,便已经出位了。

    当然,虽然对出位充满无限期待,但出得了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追求眼球经济学的时代,为了抓住眼球,就得放手一搏。“出位”需要胆量、胆识,“搏”则昭示要出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力气、勇气、才气、豪气。于是“搏出位”这个词就跟时尚一样流行开来。搏的是特殊,搏的是个性,搏的是凸显程度。在人人都想出位的时代,已经到了不搏不行的时候了。从最容易夺人眼球的“搏出位”的领域来看,演艺界、时尚界、娱乐圈首当其冲。例如:“霍思燕出席剪彩活动,内衣外穿造型出位”“尚雯婕拍环保时装大片,前卫造型出位”“女星夸张出位爆炸头引领时尚潮流”“赶潮流搏出位,英国少女流行断背吻”“相亲节目竞争白热化,话题生猛搏出位”“越‘色’越出位,撞色小空间给你新鲜感”等等。真可谓,志在出位,誓不出位死不休。因为大家深知道:“不出位,就出局。”思想出位难度大,于是更多地在观感出位上一搏。出格的言语,夸张的行为、奇异的着装,都是出位的常用方式。既然如此,今天出位的,明天就可能奥特(out)了,结果还得奋勇拼搏。想想改革开放之初,穿个喇叭裤,烫个狮子头,就已经相当出位了,而现在演员穿露点装、主持人剃阴阳头都不算怎么出位了。可见,出位之搏,搏得十分热烈、激烈、壮烈乃至惨烈。这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时代,这是一个有太多的感觉以致没了新感觉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新感觉却要制造新感觉的时代。出位!出击!出发!只是为了存在——实体的存在,符号的存在。

    从开始越出队列之“出位”,到现今超过一般、突破常规的“出位”,词义的基本结构一脉相承,变来变去的是社会现象;其实社会现象的本质也没怎么变,变来变去的只是社会现象的表象。就此而言,“出位”是个旧瓶。但从“出位”乃至“搏出位”的常用领域和场景来看,从它们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新颖程度来看,这个旧瓶里装了不少新酒。其实,对不少人来说,这个词还比较陌生,虽然各种出位现象已经琳琅满目了。词语尤其是新词语的使用有个领域的适用性问题,词语色彩的浮现和潜隐、新颖程度的涨落有个动态的过程,而对这些方面,我们还缺少系统的认识。

    生活的色彩有多丰富,语言的色彩也就有多丰富,甚至还要丰富,因为它会使你不停地思考为什么会如此丰富。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