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教学成果
科学研究
研究概况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成果
科研获奖
论文成果
招生信息
学生信息
其他资源
微信公众号
教师博客
作品展示
+
基本信息
MORE +
于小植
(教授)
学位:博士
性别:女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文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于小植. 图像学视角下的《孤独者》. 鲁迅研究月刊. 2021-1. 2021年第1期,21-26页
于小植. 中国跨文化影响的若干维度与成功范式. 学习与探索. 2021-8. 2021年第8期,175-181页
于小植. 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 中国文化研究. 2021-11. 2021年第4期,43-50页
于小植. 回归本源的价值观建设——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前题性思考. 当代作家评论. 2021-11. 2021年第6期,4-10页
于小植,雷亚平. 启蒙者为被启蒙者书写第三人——鲁迅文学启蒙的三人组合机制. 鲁迅研究月刊. 2020-9. 2020年第9期,30-38页
于小植. 怎样的对外文化教材才是好教材. 光明日报(学术版). 2020-9. 第13版,文艺评论周刊
于小植. 外国留学生对《阿Q正传》接受的实证研究. 世界视野中的鲁迅. 2016-1. 161-175页
于小植. 汉语言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时代语境、现实瓶颈与未来路径. 华夏文化论坛. 2019-11. 第22辑,241-249页
于小植. 《人世间》的情爱叙事与梁晓声的“世俗化”转向. 当代作家评论. 2019-9. 2019年第9期,119-124页
于小植. 沉入语言中的“冷峻”与“温情”——《孔乙己》语言特色分析. 鲁迅研究月刊. 2019-9. 2019年第9期,4-11页
于中根,于小植. An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f a Mobile Learning Technology.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9-5. 卷:27,期:3,721-732,SSCI,Q2
于小植. 淹没于瞬间里的非理性碎片——对新媒体时代文化特征的反思. 学习与探索. 2018-6. 2018年第6期/第149-154页
于小植. 载乾坤之德,燃日月之明——论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材开发. 中国文化研究. 2018-11. 2018年第4卷/总第102期/第95-103页
于小植,雷亚平. 分裂、无力与孤独:新媒体文化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 山东社会科学. 2017-10. 2017年10期61-66页
于小植,雷亚平. 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 鲁迅研究月刊. 2017-8. 2017年8期28-34页
于小植. “同情”缺席与“权力”缺失--跨文化研究视野下看留学生对鲁迅的接受.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1. 总第154期P111-P117
共 76条 3/5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