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叶
最后更新时间:..
封叶(Google Scholar),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研究)、大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黄俊文(Patrick C. M. Wong)教授。现为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物语言学与脑科学实验室副主任。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声调感知的神经机制与神经可塑性、儿童语言发展与认知机制、语言与音乐的交互加工机制等。欢迎对相关研究感兴趣的本科和研究生同学加入课题组~(请邮件联系)
各项成果:
【部分期刊论文】(其中*为通讯作者)
[1] Feng, Y., Kager, R, Lai, R. & Wong, P. C. M.* (2025). Cross-talker Lexical Tone Discrimination in Infancy.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Published online 2025:1-24. DOI:10.1017/S0305000925000212(SSCI一区)
[2] 封叶*,戚睿盈 (2025)论语言能力与通用智能,《外国语》(in press)
[3] 戚睿盈,封叶*,司富珍(2024)神经振荡:窥探句法解析的时间进程,《心理科学进展》,第33卷第2期。DOI: 10.3724/SP.J.1042.2024.LS.00057(CSSCI)
[4] Kalashnikova, M.*, Singh, L., Burnham, D., Cannistraci, R., Chen, H., Ching, N. B., Dos Santos, M., Dwyer, A., Feng, Y., ⋯, & Woo, P. J. (2023). The Development of Tone Discrimination in Infancy: Evidence from a Crosslinguistic, Multi-lab Report. Developmental Science 27 (3), e13459 (SSCI一区top)
[5] 封叶,田英慧,闫玉萌,董泽扬(2022)超越语言的边界——乔姆斯基答问录,《语言战略研究》,第7卷第6期。
[6] Feng, Y., Kager, R, Lai, R. & Wong, P. C. M.* (2022). The ability to use contextual cues to achieve phonological constancy emerges by 14 month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DOI: 10.1037/dev0001418(SSCI一区top)
[7] 李霄翔*, 封叶, 季月(2019)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加工与概念整合——来自 ERP 的证据,《外国语》, 第42卷第1期。(第一作者为硕士导师,CSSCI)
[8] 封叶,李霄翔*(2019)隐喻认知加工的ERP研究综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主持科研类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汉语婴幼儿声调感知的大脑偏侧化模式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23YJC740011)在研
[2]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青年项目孵化课题
《音乐节奏对汉语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语法加工的潜在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24QN07)在研
[3] 北京语言学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婴幼儿母语与非母语声调感知研究》(22YBB09)已结项
[4]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
《汉语儿童关系从句的加工模式探究》(23YJ120001)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科研项目】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资助局(RGC)25/26年度“卓越科学领域计划”(AoE)
《运用科技与生物数据推动低资源环境儿童的早期发展》Optimizing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 from Low-Resource Settings by Leveraging 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Data (RGC Reference: AoE/H-416/25-N) (Co-PI)
[2]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中国青少年外语词汇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其认知神经基础研究》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oreign word learning abilit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their cognitive neural basis (24YJC740027)成员排名第三/在研
[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与语义ERP加工研究》An ERP study on English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EFL leaners(13BYY153)成员排名第二/优秀结项
【主持教学教改类项目】
[1]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语言科学视野下的创新与融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4YJGYB04)已结项
[2]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心理语言学基础》(KCSZ202207)已结项
【指导学生科研项目】
[1] 2024年北京语言大学校团委先锋领航项目:《神经科学视角下人工耳蜗植入者言语康复训练方案调研》(601600601)(项目负责人:戚睿盈;校赛一等奖)
[2] 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运动系统在CI使用者词汇声调感知过程中的补偿作用》——来自fNIRS的证据(0310-601600299)(项目负责人:戚睿盈;优秀结项)
[3] 2024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汉语口语感知中音段信息与声调信息的交互机制研究》(24YCX164)(项目负责人:黄健;在研)
[4] 2023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音乐节奏对汉语句法加工的跨领域启动研究》(23YCX060)(项目负责人:郑雅蓉;已结项)
[5] 2023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句法和语义线索对汉语儿童关系从句加工的影响》(23YCX059)(项目负责人:江环辰;已结项)
[6] 2023年北京语言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数学算式对句法加工的跨领域结构启动效应研究——以汉语花园路径句的歧义消解为例》(X202310032085)(项目负责人:彭欣怡;已结项)
[7] 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汉语帕金森病患者情绪语调特征分析》(X202210032030)(项目负责人:张博邈;优秀结项)
【部分学术会议】(其中*为通讯作者,第一顺序为汇报人)
Invited Speech:
[1] Feng, Ye.*, Zheng, Y.R. (2024.10) Do musical primes facilitate the grammatical processing of Mandarin Chinese? Changing Boundaries: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anguage and Brian (CB2024). Virtual.
Oral Prestation:
[2] 戚睿盈,封叶* (2024.08).The role of motor cortex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lexical tone perception in cochlear implant children. 第二届儿童语言、语音获得与认知发展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中国新疆.
[3] 江环辰,封叶* (2024.08).自上而下信息对汉语儿童花园路径句理解的影响. 第二届儿童语言、语音获得与认知发展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中国新疆.
[4] 戚睿盈,封叶* (2024.06).The role of motor cortex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lexical tone perception in cochlear implant users. 2024年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分会专题会. 中国安徽.
[5] 郑雅蓉,封叶*(2024.05). An ERP Study on the Cross-domain Priming Between Musical Rhythms and Grammatical Processing of Mandarin Chinese. 第七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大连.
[6] 张博邈,封叶* (2023.07) Prosodic Features in Emotional Speech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第十五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国际论坛. 中国深圳.
Poster Prestation:
[7] Feng, Y., Kager, R., Lai, Y.K.R, Wong, P.C.M.* (2021). The Ability to Use Contextual Cues to Achieve Phonological Constancy Emerges by 14 months. Asia-Pacific BabyLab Constellation Conference 2021, December 2-4, 2021, Virtual.
[8] Feng, Y., Kalashnikova, M., René Kager, R., & Wong, P. C. M.* (Oct 2018). Cross-talker Lexical Tone Discrimination in Infancy. Asia Pacific BabyLab Constellation Conference, Singapore.
【获得荣誉】
[1] 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 2024年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攻坚团队”负责人
[3] 2024年北京语言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综合教学类比赛组三等奖、“最佳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心理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R语言与语言学统计基础(通识课)
研究生课程:心理语言学基础、基于R的语言学量化统计方法
联系方式
邮箱:echofy@blcu.edu.cn / fengye0516@gmail.com
邮箱 :
[1]
2017.08 -- 2021.08
香港中文大学
语言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
[2]
2014.09 -- 2017.06
东南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硕士
[3]
2010.09 -- 2014.06
中国药科大学
英语
大学本科毕业
学士
[1]
2021.11 -- 2024.12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
[2]
2024.12 -- 至今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语言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