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施春宏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 : 男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在职信息 : 在职
    • 所在单位 : 语言科学院
    • 学科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惑人的“一氧化二氢”(2013)

      
    发布时间 : 2019-03-13   点击数 :

    惑人的“一氧化二氢”

     

    北京语言大学  施春宏

     

     

    伦敦奥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奋斗在奥运赛场上的中国运动员们的心情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刘翔的摔伤退赛、羽球女双的消极比赛暂且不说,即便是赛场上独占鳌头的冠军,也可能经历难以想象的变故。

    北京时间2012729号,在奥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上,中国小将叶诗文依靠最后50米自由泳的出色发挥,最终以42843勇夺冠军。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叶诗文的夺冠除了获得应有的鲜花和掌声之外,在西方世界中更多的则是质疑之声:一个中国人,一个16岁的小姑娘,一个年仅16岁的中国小姑娘,竟能获得混合泳决赛冠军,而且在最后50米冲刺时的自由泳速度,居然比奥运男子冠军罗切特还要快0.17秒。于是都含沙射影地说叶诗文一定服用了兴奋剂。连一向以严谨著称的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也于当地时间81日在其网站发表题为《为什么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引发怀疑》的文章,认为叶诗文的卓越表现是“异常”的,即使当前的药检结果清白,也不能完全排除服用兴奋剂的可能。这种永远不可证实也不能证伪的逻辑分析后来受到潮水般的批评,该杂志于当地时间86日终于向叶诗文和读者道歉,称那篇质疑叶诗文的文章中“一些内容是错误的”。然而,即便叶诗文坚称自己绝对没有服用任何违禁药物,尽管叶诗文此前已经多次获得冠军(包括世锦赛冠军),尽管后来的严格药检证明小叶子是清白的,但还是有人不愿意相信。甚至有美国专家称叶诗文做了转基因手术。

    这种“虽然现在没有查到……但不能排除……”的质疑逻辑不但在西方媒体质疑叶诗文时被常用,连中国国内有一些人也不例外。于是有网友终于“查”出了叶诗文服用的违禁药物是“一氧化二氢”:和讯网官方微博83日发出一条微博:“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该微博引起众多网友的转发和评论。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朱庚申先生也迅速转发了此条微博,并正色道:“此事若真,许多中国人该认真反思了,别有点质疑就老虎屁股摸不得,大呼小叫的,为什么不可以质疑?中国人自卑,中国政府自卑,因为自卑对别人的质疑总是抱着敌视的态度,这样的民族很难进步。”这种声色俱厉义正辞严、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腔调立即让网友笑喷了茶,乐翻了天。后来,朱教授发现自己中招了,于是赶紧在微博中进行了更正并向网友诚恳地道歉。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一氧化二氢”就是我们常见的“水”的化学分子式(H2O)。这种“有一种兴奋剂叫一氧化二氢”网络语言游戏可苦煞了大教授。

    网友帮助叶诗文逆袭质疑的文字游戏由此拉开了序幕:

    1)一氧化二氢的别称:零醇、氧酚、羟基氢、氢羟酸、苛性氢、二零醚、正氧烷、氧乙烯、氢氧化氢、脱碳甲醛、氢化超氧酰、脱氰零醛肟、二聚氢氧酸酐、氢化脱磺硫酸、氧化脱羧乙酸、氢化脱苄苯甲醇。

    2)专家证实,该液体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透明液体,曾帮菲尔普斯、费德勒赢得金牌,甚至还帮007完成开幕式的神奇一跳。该液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组成元素氢的同位素一旦爆炸,足以毁灭地球。

    3)该液体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皮肤与其固体形式长时间的接触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被吸入肺部可以致命;处在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严重灼伤;对此物质上瘾的人离开它72小时便会死亡。

    4)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叶诗文其实一直服用一种名为23456-五羟基己醛(PHH)的新型药品(不是什么一氧化二氢),该药品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一种核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该核苷酸可引起细胞剧烈兴奋。极为可怕的是,一旦人体停止摄入23456-五羟基己醛,人将在数日内死亡。(网友按:“23456-五羟基己醛”就是人类新陈代谢所不可或缺的葡萄糖,葡萄糖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是中学生物课本中的必修课。)

    其实,用“一氧化二氢”进行恶作剧的事情早有先例。据网上资料介绍,这种恶作剧于1990年由埃里克·莱克纳和拉斯·诺普芩提出,1994年由克莱格·杰克逊(Craig Jackson)修改。莱格·杰克逊首次在网络上将此恶作剧发布的版本是:

    一氧化二氢的危险包括:

    ·又叫做“氢氧基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 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

    · 对温室效应有推动作用;

    · 它是腐蚀的成因;

    · 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

    · 皮肤与其固体形式长时间的接触会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

    · 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

    · 处在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 在不可救治的癌症病人肿瘤中已经发现该物质;

    · 对此物质上瘾的人离开它168小时便会死亡。

    尽管有如此的危险,一氧化二氢常常被用于:

    · 各式各样的残忍的动物研究;

    · 美国海军有秘密的一氧化二氢的传播网;

    · 全世界的河流及湖泊都被一氧化二氢污染;

    · 常常配合杀虫剂使用;洗过以后,农产品仍然被这种物质污染;

    · 在一些“垃圾食品”和其它食品中的添加剂;

    · 已知的导致癌症的物质的一部分;

    然而,政府和众多企业仍然大量使用一氧化二氢,而不在乎其极其危险的特性。

    但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恶作剧,而是语言切换游戏。此后,利用“一氧化二氢”导演出恶作剧的不乏其人。据报道,1997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4名少年在住宅区内散发传单,大力宣传“一氧化二氢”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引起居民极大恐慌。警方迅速介入调查,骗局被戳穿后,4人遭到起诉。

    由于互联网的作用,“一氧化二氢”骗局仍得到一波又一波的扩散。有人甚至专门成立了网站,一本正经地号召查禁“一氧化二氢”。

    据《洛杉矶时报》2004314日报道,近日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不明化学物”把加利福利亚州橘县南部的城市亚里索维耶荷闹得人心惶惶,因为网上风传,“一氧化二氢”一旦被大量接触就会引发人体严重的“医学问题”,甚至会“致人死亡”。当一名普通市民从网上看到此消息之后,立刻在第一时间向市执行长大卫·诺曼作了汇报。诺曼随即派专人展开调查,调查员很快就从网上搜到了大量关于“一氧化二氢”危害性的资料。更可怕的是,这个危险物“一氧化二氢”却是制造泡沫塑料时必需的原料之一,而泡沫塑料制品在生活用品中比比皆是。一时间当地居民人人自危,市政府也火速出台法令草案,规定该市今后“将全面禁止泡沫塑料杯和容器”的使用,以控制“一氧化二氢”所可能带来的“致命危机”。只是在312日市长先生突然悟出了其中的道道,才没有将该议案提交市委员会讨论。这个猛踹油门而后又急踩刹车的戏剧化过程又为“一氧化二氢”的身世之谜留下了一段“佳话”。

    上面关于“一氧化二氢”的骗局都与同实异名现象有关。“水”,也叫“一氧化二氢”,还有“零醇、氢羟酸”等一系列的别称,每个称呼的概念结构及其所引发的心理联系实际并不相同。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加以命名,实际上也赋予了这些名称以不同的概念内涵。有很多教材和论著认为这种现象是同义异名现象。然而,如果从语言系统角度来考虑,它们的语义内容以及更为基础的概念内容实际上并不相同,上面所说的“同实”也只是为了称说的方便而如此表达而已。前述诸例中各种误解的产生,正是有此背景。不同的形式,往往有不同的概念内涵,即使它们所指的事物在现实世界中是同指的。其实,所谓“同指”,往往只是就大概其的情形而言。如“水”和“一氧化二氢”,前者可以看作是个通称,而后者则基本上用于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指称中。现实跟语言并非直接联系的,其间由认知在起作用。也就是说,认知是现实和语言的中介。认知过程受到感知系统、文化结构、知识背景、交际场景、认知侧面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经过认知的加工,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不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或映射关系。认知结果的呈现同时还受到既有语言系统的制约,从而使语言表达系统显得更加复杂而丰富。

    正因为同实异名现象是不同认知加工过程的结果,那么如果对异名之“实”一时未能了解、对名与实和名与义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好把握,自然就容易为其所惑。当然,也会有人利用这种特点来创造笑点,在语言游戏中制造出黑色幽默或白色幽默。

    (说明:本文关于一氧化二氢“骗局”的叙述整合了一些相关资料,未能一一标注,谨此致谢。)

     


    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