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元
访问量:
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中华典籍英译传播研究,跨文化传播学,语境主义认识论,语言哲学,法律翻译,社科文献翻译,科技翻译。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湖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多次访学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访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一年。历任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2003-2009)、院长(2009-2016)、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2016-2022);兼任湖南省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2019),中国翻译协会第七届理事(2015-2022)。曾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株洲市首批核心专家,株洲工学院教学之星,湖南工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文明标兵。2010年选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2014年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现任世界汉语修辞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株洲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政协株洲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长期坚持从语境视角,开展语言理解与翻译、跨文化传播学、中华经典外译传播与影响、语言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省、部、校各级科研课题1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教育厅课题5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语境与翻译研究系列论文40余篇。首创“语境球体论”和“翻译语境时空距离模式”,在语境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对“语义三角”进行了修正,被学者誉为“传统研究基础上的重要飞跃”;对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异同的透彻分析被学者誉为“新的研究范式的先行者”;构建的“翻译语境时空距离模式”对语言理解和翻译的多样性、知识在世界各国交流传播的文化语境机制等问题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阐释框架。
出版专著《翻译语境化论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翻译语境论建构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即出)2部,合著《翻译学100核心概念与关键术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25即出)1部,译著《红字》、《贝多芬传》2部,参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1部、主编《刘重德翻译思想及其他》论文集1部。专著《翻译语境化论稿》获第六届“湖南省外国语言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
邮箱:
邮编:
暂无内容